赤岗、新港、滨江、素社、海幢、凤阳、龙凤、沙园、瑞宝、江海、南华西、南石头、江南中、昌岗、南洲、琶洲、官洲、华洲。
建议飞机一下直接上大巴,渝中区,
白天可以游览洪崖洞、三峡博物馆、人民大会堂,这三个地方都在渝中区,公交还是比较方便
晚上可以去渝中区解放碑逛逛,西南第一的繁华街景绝对不是吹的,最后还有兴趣可以去去朝天门码头,吹吹江风,惬意(不喜欢逛街也可以将晚餐定在南山上面的火锅店,一顿饱餐过后直上一棵树观景台,一览渝中半岛,就是重庆那个宣传广告上那一片)
第二天可以去沙坪坝,歌乐山,渣子洞,白公馆,可以接受一下爱国教育,来重庆必到的一站,
还没尽兴就可以去沙坪坝附近的水魔方水上公园了
你去学几个近景魔术56网和土豆网上有很多,去学几个简单实用的,表演一下不就可以了吗~!!
一、地理环境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有“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清代诗人洪亮吉语)之美誉。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部,东经79°53′—83°53′,北纬44°02′—45°23′。北部和西部,以阿拉套山和别珍套山西段山脊为界,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385公里;东部和东北部,分别与塔城地区乌苏县、托里县相连;南部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尼勒克、伊宁、霍城三县相邻。东西长315公里,南北宽125公里,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自治州辖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两县一市和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区。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及其11个团场。博乐市为州府所在地。“博尔塔拉”系蒙古语,意为“银灰色的草原”。博尔塔拉悠久的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博尔塔拉曾为塞种人游牧地。魏晋南北朝时为柔然、悦般活动区域。唐朝在博尔塔拉设“双河”都督府,为西突厥游牧地。元明为卫拉特蒙古游牧地。清乾隆年间,从张家口调察哈尔蒙古兵丁进驻博尔塔拉屯垦戍边,后又有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的土尔扈特西部落驻牧于精河。新中G成立后,1954年7月13日成立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有35个民族成份,蒙古族是自治民族。全州总人口42.4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33%。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枢纽地段,312国道横贯全境,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贯通和国内西桥头堡——阿拉山口口岸的兴起,使博尔塔拉成为我国连接中亚和欧洲各国及向西开放国际贸易大通道的前沿。
二、历史沿革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北部和西部以阿拉套山和别珍套山山脊与哈萨克斯坦为界,东北部与塔城地区的乌苏市、托里县相接,南部与伊犁地区的尼勒克县、伊宁县、霍城县相邻。自治州首府博乐市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524公里,全州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约占新疆总面积的1.7%。
自古以来,博尔塔拉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唐代丝绸之路新北道的要冲,商旅往来不绝于道。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博尔塔拉先后为塞种、月氏和乌孙的游牧地,后又相继为悦般和西突厥占据。西汉时,属汉朝西域都护府的管辖区域。
唐朝在博尔塔拉设双河都督府。唐太宗李世民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乳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诗中的“乳海”就是今天的赛里木湖,“双河”就在博尔塔拉河流域。
成吉思汗灭西辽后,成吉思汗将包括博尔塔拉在内的额敏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封为三子窝阔台的领地。《元史·列传》亦第一次把这里称为“博落脱儿”,即今天“博尔塔拉”这一地名形成的开始。
清政府统一西域后,把西域改称新疆,在惠远(今霍城县)设伊犁将军府,统辖整个新疆的军事、行政事务。在博尔塔拉境内的大河沿子、大营盘、小营盘等地派兵驻防,在古尔图、托托、精河、托里、五台、四台和三台等地设军台、营塘,并在博尔塔拉的一些要害地界和边境线上陆续设置21所卡伦。
清乾隆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763~1764),清政府从河北张家口调察哈尔官兵1 000名,携眷西迁新疆,分别驻防哈布塔盖、博尔塔拉河、赛里木湖等地。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六月,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离开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乾隆皇帝写诗称赞“终焉怀故土,遂尔弃殊伦”。土尔扈特部西路一旗约400户、近3000人安置在精河一带,归伊犁将军节制。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清政府在精河筑新城,改典史为粮员,隶乌鲁木齐都统管辖。
1888年设精河厅,隶镇迪道,辛亥革命后,于1913年4月设精河县1920年1月设博乐县。1942年5月设温泉县。自此,博尔塔拉三县建制形成,隶属伊犁行政长公署管辖。
1950年初,中G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工兵团奉命进驻精河、博乐两县,1953年建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
博尔塔拉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蒙古、汉、维吾尔、哈萨克、回、满、锡伯、柯尔克孜、俄罗斯、乌孜别克、塔塔尔、达斡尔、藏等40个民族,1954年7月13日,依据蒙古族在博尔塔拉的历史地位和人口状况,成立了专署级的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区,首府设在博乐县城,辖博乐、精河、温泉三县。1955年2月20日,改“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区”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1984年始设州、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5年撤销博乐县,成立博乐市。
1990年6月27日,国务院批准阿拉山口为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设立阿拉山口口岸管理委员会。1992年1月6日,阿拉山口口岸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行使县一级行政管理权力。
目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辖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阿拉山口口岸。
三、资源特产
博州地处祖国内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极端最高气温44℃,极端最低气温-36℃,年平均气温3.7℃—7.4℃,无霜期153—195天。全州可耕地面积300多万亩,已耕地175.35万亩,草场面积2555.85万亩,地表水资源20.26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10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39种,其中,盐、硭硝、石灰石、铜等开发潜力巨大。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远的历史,造就了博尔塔拉独特的旅游资源。按照《中G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在中G旅游资源68种基本类型中博州至少拥有19种,资源种类齐全,特色强。著名的自然风景有集高山、湖泊、草原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赛里木湖;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级白梭梭自然保护区和自治区级的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尤其是新疆北鲵是比恐龙还要古老的世界独有的“活化石”、孑遗动物;有巧夺天工、世所罕见的山石景观——怪石峪,曲径通幽的哈日图热格河谷;有被誉为仙泉、天泉和圣泉的阿尔夏提温泉、鄂托克赛尔温泉和博格达尔温泉,对关节炎、皮肤病等疗效神奇,博格达尔温泉是全疆著名的疗养胜地;人文旅游资源有分布广泛的古城遗址、岩画群、古墓群及出土文物;有新疆三大旅游节之一的、每年一度集文体活动、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那达慕”草原节。乌鲁木齐—阿拉山口—怪石峪—温泉—赛里木湖三日游已纳入新疆“五区三线”旅游总体规划。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旅游资源还有原始生态游、沙漠探险、沙疗及高山滑雪等。
博州地形由东向西呈坡形逐渐增高,宜农宜牧、宜林宜渔。主要农作物有棉花、枸杞、小麦、玉米、油葵、甜菜及各类瓜果等。博州棉花以其洁白度高、弹性强、含糖低等优势,倍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每年70万亩左右,总产达到150万担,是新疆重要的优质棉出口基地。精河枸杞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种植规模、品质、总产、出口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其主产区精河县托里乡被称为“全国枸杞之乡”。精河枸杞还荣获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原产地证明商标。随着枸杞批发交易市场的建立和以枸杞为原料的深加工的逐步发展,枸杞产业将得到迅速壮大。博州还是新疆重要的细毛羊生产基地。全州现有细毛羊51万只,年细羊毛2380吨,依托新疆“萨帕乐”品牌,博州细羊毛每年在南京拍卖市场上都是热销产品;1998年以来,博州连续6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和凹目白鲑鱼卵近3000万粒,孵化鱼苗1400万尾,投入赛里木湖试养成功,年产商品鱼300—500吨,创全国引进并繁育高山冷水鱼之先例。为解决鱼种自繁问题,建立了冷水鱼繁育基地,被国家命名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赛里木湖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引种基地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博州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其工业体系也主要依托农副产品资源,形成了棉纺、制糖(甜菜糖)、酿酒、制药、粮油加工、建材、盐化工、枸杞和卤虫深加工以及进口木材、皮革、废旧金属等加工业体系。
土地资源
自治州土地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99万公顷、草地面积162.42万公顷、林地面积17.56万公顷。全州人均占有土地7.31公顷,其中耕地0.35公顷、草地4.73公顷、林地0.48公顷,分别是我国人均占有面积的7.9倍、2.9倍、17.5倍和3.6倍。
森林资源
自治州的森林资源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大类,其中天然林面积17.56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0.8万公顷。在天然林资源中,山地森林分布集中,利用价值大。全州山地森林总蓄积量819.5万立方米,其中林地蓄积量692.8万立方米,疏林及散生木蓄积量126.7万立方米。自治州树种资源较丰富,有乔木17科、49属、108种,灌木半灌木16科、27属、135种。
生物资源
自治州野生动物资源较丰富,有野生动物上百种。初步查明珍稀野生动物有3纲、10目、17科、39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主要有紫貂、雪豹、北山羊、金雕、白肩雕、玉带雕、胡兀鹫、河狸、大鸨等),二级保护动物27种(主要有棕熊、石貂、雪兔、高山雪鸡、马鹿、大天鹅、小天鹅、新疆北鲵等);属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2种(赤狐和白鼬),二级保护动物1种(伶鼬)。
矿产资源
自治州有多种成矿地质条件,现已发现矿产39种,其中盐、硭硝资源丰富,属优势矿产。
建材矿产主要有石灰石、石膏、珍珠岩、大理岩和花岗岩等产地20多处。石灰石总储量575万吨,石膏储量3万多吨,珍珠岩储量1000万吨,大理石年产量4300吨,花岗岩总储量583万立方米。此外,还有较丰富的粘土矿、石棉、石墨矿化点。
化工矿产主要有盐、硭硝、磷等4种。盐、硭硝主要分布在精河县艾比湖周围。1976年,经中科院青海湖研究所估算,艾比湖盐矿的食盐储量12500万吨,钾盐200万吨,硭硝9700万吨,硫酸镁10700万吨,硼6万吨,溴2万吨,万吨,碘400万吨。磷矿分布在精河县西南,发现6处,探明4处,总储量1298万吨。
金属矿产主要有铁矿、铜矿、铅锌、钼矿等,矿床(点)56处。铁矿发现9处、探明3处,储量33.7万吨。铜矿6处,储量156.6万吨。铅锌矿5处,估算铅储量为3398吨,锌储量为1625吨。钼矿有6处,储量为10256吨。钨、锡矿有8处,储量为5626.5吨。此外,还发现3处金矿,储量还需进一步探明。
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萝岗区、南沙区,以及管辖从化市、增城市两个县级市。
广州辖十区两县级市,至于街道和镇就太多了,不能一一说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