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设施和服务都好,周边环境可以,老人心情也会好
是泸州市融汇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曾开发过泸州市纳溪区汇发广场,汇发·金元广场等品牌性项目。
看了他们一些资料,配备设施完善,周边环境舒适,给老人一个安详的晚年够用
什么都有啊,确保科学合理的照顾每一位入住老人。
泰顺旅游资源丰富,凤垟云海、泰顺廊桥、徐岙村、包氏宗祠、胡氏大院、仕水碇步、荣西油菜花、承天氡泉,中国最长铁索桥等等,皆为自助旅游上佳之选。泰顺位于浙江最南端,与福建交界,交通比较方便。温州长途客运中心有到泰顺罗阳镇的高快空调大巴,20分钟一班,票价58元,约需2个小时抵达泰顺罗阳镇。上海闸北体育场(共和新路)的新宁汽车站每天有两班发往泰顺的卧铺车,正常运行时间为7~8 小时左右。杭州汽车南站每天有4班发往泰顺的高快大巴,行驶时间5小时左右。
仕水碇步
仕水碇步位于浙江泰顺县仕阳镇溪东村,横跨仕水溪。乾隆六十年(1795)建,嘉庆廿五年(1820)重建。 文献载《江南靖士联稿·仕水碇步》楹联:“ 型局冠神州,目送逝川,安渡犹凌嘉庆石;云霄辟人境,身行乐土,遐征不断仕阳途。”该联反映了此碇步在古代的重修史实及其交通重要作用等内涵。现存仕水碇步在1987年又进行了一次重修。石碇223步,每步由两块平整条石砌成,平行分高、低二级,可供二人平行交往。每步相距0.6米,总长130米,为保护碇埠不被洪水冲毁,碇埠上下两侧河滩均用卵石砌成,每隔数十米,埋有木桩和木框架,用横木塔架,构成井字型,借以加固滩基。 泰顺山区沟谷纵横,溪流交错,造桥甚多,惟仕水溪河宽 阔,不宜造跨河大桥,古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简易碇埠以便交通,实非得己。碇步桥头南侧立有历代建碑志门方,以记其事。此碇步颇为典型,《中国桥梁史话》称为原始桥梁雏型。1989年列为浙江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当地老百姓流传这么一首打油诗:“远看一条线,近看象拉链。细看是琴键,好像楼梯浮水面。”
白云尖
白云尖海拔1611.1米,是温州第一高峰。尖顶经常处于云雾之中,站上尖顶,云海茫茫,犹似进入天上仙宫,所谓“人在雾之中,云在脚下过”。在赤日蓝天,则是加一番景象,登巅眺望,景宁、文成、苍南、寿宁等的部分地域依稀可见。山脊梁上的道道防火线犹如北国长城、蜿蜒伸展,每当春天,防火线两旁杜鹃花开,鲜花簇拥,胜似天宫花园。秋天顶上是观日出的最佳场所。远看白云尖如“众星拱月”,高耸挺拔。
承天氡泉
位于泰顺雅阳会甲溪峡谷底部的承天氡泉,因出水量大、出水温度高、医疗价值高而被誉为“浙南大温泉”。浙江省水文地质大队测定,承天氡泉泉水是在地层下经过38年循环增温而成的地下水,并从5000多米深处的地层冒出,出露地表水温为62至68℃,日出量500多吨。氡泉于2001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浴用医疗矿泉水名单。
飞云湖
百岛飞云湖由百丈湖、莒江湖、洪口湖三大湖及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湖周森林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为74.4%。溪流纵横交错,形成众多的飞瀑险滩、清泉碧潭。沿湖从百丈至司前要经过白鹤峡(瞿门峡),峡的两岸层峦叠嶂,峭崖壁立,山光水色,移步换景,有“十里画廊”之称。
泰顺廊桥
泰顺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达30余座,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座座廊桥如瑰宝般镶嵌在群山之间,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也迎来了泰顺廊桥特色旅游的热潮。
2000年以来又新造4座廊桥,分别为南溪新桥、同乐桥、乌岩岭廊桥、埠下廊桥。董直机和曾家快是当地有名的造桥工匠,他们也常被邀请到泰顺县以外的地方造桥,包括2006年曾家快在衢州建造的黄土岭廊桥,2008年董直机在温州三垟湿地建造的琼华廊桥。
2006年,泰顺廊桥(共15个单体)成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4座廊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泰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30日,由浙江省泰顺县、庆元县和福建省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有泰顺县的董直机师傅。
溪东桥,叠梁式木拱廊桥,位于浙江省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重表。道光七年(1827)重修。桥长41.7米,宽4.86米,净跨25.7米。处在“将军逗狮”风水模式中的溪东桥,“虹气临虚,影摇波月”。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几间高起为楼阁。屋檐翼角飞挑,屋脊青龙绕虚,颇有吞云吐雾之势。
毓文桥,位于泰顺西部的洲岭乡。始建于清,位于两山缺口处,全长23米,高4米,单跨7.6米,有桥屋6间,三屋楼阁,二楼为文冒阁,系石拱木廊桥。拱卷青石筑砌,呈半月状,与周围古松,溪水溶为一体,是现今保存造型最丰富优美的廊桥。
永庆桥,位于三魁镇的下溪坪,始建于清,是泰顺屋式木平桥中造型较为优美的廊桥,桥长36米,宽5米,高5.2米,二孔跨径19.12米,桥屋12间,桥中有神龛。永庆桥为伸臂式木廊桥,桥墩青石砌筑,上置二层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铺行道桥板,有廊屋12间,明间为二层重檐楼阁,内设扶梯上下,屋面回翼角高翘,造型雅朴,是泰顺县境内优美的古代木廊平桥。
仙居桥,位于罗阳镇东北的仙稔。始建于明,是泰顺跨径最大的木拱桥。桥长41.83米,宽4.89米,高12.6米,跨径34.14米,桥屋18间,以往扼为温州大路的要冲。
文兴桥,位于筱村镇以西。始建于清,横跨玉溪之上,全长46.2米,宽5米,单孔净跨29.6米,距水面高1.5米,桥屋16间,系叠梁木拱廊桥。
薛宅桥,在三魁镇以北。始建于明,长51米,宽5.2米,高10.5米,单跨29米,桥屋14间,此桥梁长而斜度大,桥头坡度30多度,造型古朴,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一书。
三条桥是泰顺历史最久远的木拱廊桥,位于洲岭,垟溪二乡交界的横溪上,过桥往南不远就是福建省的寿宁县。因此桥最早曾用三条巨木跨溪为桥梁,故名三条桥,桥长32米,宽3.96米,高9.55米,单孔跨径21.26米,桥屋11间,单檐,造型古朴,典雅。正是这个三条桥,对虹桥技术“诞生于北宋”的说法提出了质疑,曾有记载:三条桥最古,拆旧瓦有“贞观”的年号。据此有人认为三条桥的历史比《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更为悠久。我们看到的三条桥是清代道光二十三年重新建造的。在三条桥木栏板上有一首没有署名的词——“点绛唇”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常忆青,与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处去?人自多情……”。三条桥,位于洲岭乡和垟溪乡交界溪上。由原先三条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建于宋“绍兴七年(1137年)九月十三日”,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为叠梁拱式木廊桥。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柱梁,柱头有蝶形莲花瓣头拱座。该桥起源较早,据泰顺《分疆录》记载,道光间修建时曾发现唐“贞观”旧瓦,是本县文献记载历史最早的桥梁。该桥精巧秀丽,历史悠久,被编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作为百种爱
泰顺,位于浙江最南端,西北与景宁县接壤;东北连文成、苍南,直达温州;西、南连通寿宁县及福建。隶属于中国温州,为温州下辖六县之一,系“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古廊桥之乡”和“中国茶叶之乡”。被称为“世界蜡都”。泰顺还拥有号称“生物种源基库”、“绿色生态博物馆”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享有“神水宝地”、“天下第一氡”盛誉的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
中文名称: 泰顺县
别名: 茶叶之乡
行政区类别: 浙江省
所属地区: 中国
面积: 1761.5平方千米
人口: 35万人
目录
基本介绍
自然地理
历史沿革
风土人情
经济概况
行政区划
旅游交通
受教育程度
泰顺特产综述
梅花鹿
官洋黑豚
官洋绿头野鸭
泰顺婆饼
鳟鱼
鹧鸪
石蛙
鸳鸯梨南瓜
竹木制品
烟熏腊兔
雪龙茶
高山云雾茶
天然山珍
木偶
基本介绍
自然地理
历史沿革
风土人情
经济概况
行政区划
旅游交通
受教育程度
泰顺特产
综述 梅花鹿 官洋黑豚 官洋绿头野鸭 泰顺婆饼 鳟鱼 鹧鸪 石蛙 鸳鸯梨南瓜 竹木制品 烟熏腊兔 雪龙茶 高山云雾茶 天然山珍 木偶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泰顺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泰顺县[1]位于浙江最南端,与福建交界。系“全国生态